“经过三次脑部手术后,之前的医院和我们说我老爸这辈子就只能卧床了,吃饭说话都不能利索,需要完全依靠我们了,其实之前心里真的是很绝望。现在在你们这,我们其实很放心,来一次收获一次的惊喜。”患者胡大爷(化姓)的女儿激动地说道,“现在他都能站起来,基本上吃饭和走一会儿路是没问题了,其实之前我真的没抱多大希望的!”
时间拨回到八个月前,今年3月,杭州未来科技城医院康复医学科转入了一位古稀之年的“脑动脉瘤术后”患者胡大爷,杭州本地人,也是一位杭州市劳动模范。
去年七月,胡大爷突发出现意识不清、呕吐,家人送往医院后,被诊断为:左侧大脑中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,于是立即进行了“经导管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”,术后两天因脑积水又进行了“脑室钻孔引流术”,原以为可以安心进行康复,却在当地医院康复治疗一个多月后,又出现了意识不清的情况,复查头颅CT发现出现脑积水病变,遂行“脑室—腹腔分流术”。
胡大爷在入院初期意识模糊,精神状态也不佳,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卧床状态,无法说话,只能吃流食,甚至没有旁人搀扶,轮椅都坐不稳。三度手术,相较生理上的病变,开始沉默寡言、不愿配合,胡大爷性格上的转变让一家子人一时间感到心疼又无能为力。胡大爷的女儿说:“其实我们走过很多医院,但最后定在这儿是因为你们能让他愿意接受康复,虽然辛苦你们要哄着他。”
杭州未来科技城医院陈丽娜主任康复团队在入院初期为他进行了“康复前评定”。胡大爷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,严重的运动障碍、认知下降、言语不清、吞咽困难,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。同时胡大爷也患有多种基础疾病,如高血压、2型糖尿病、癫痫、阿尔茨海默病。
针对复杂的病情,康复科陈丽娜主任以及管床医生制定了康复治疗方案:予以运动疗法改善胡大爷运动功能;言语、吞咽、认知训练改善患者言语吞咽认知功能;作业疗法提高日常生活能力;针灸、理疗辅助治疗,促进疾病恢复。同时治疗基础疾病,尽可能提高胡大爷的综合身体素质。
进入九楼康复治疗区,康复治疗师李雯正在为胡大爷做康复训练,历经八个多月,如今的胡大爷不仅能正常吃饭、说话,无需他人搀扶行走,空暇之余,他还会和医护们谈笑,记忆力也在慢慢的恢复,从之前的“七秒记忆”到如今还能记得两天前发生的趣事儿,性格也开朗了许多。
胡大爷进行的脑部动脉瘤手术,属于一旦情况严重,会危及患者生命的手术。
那么,动脉瘤术后应该注意些什么?
可能会产生哪些并发症呢?
能不能恢复正常人的活动?
今天我们来逐一科普~
一般患者在术后介入治疗后,需平卧24小时,术肢制动24小时,股动脉穿刺部位盐袋加压6小时,应以平卧为主,轻微翻身时应保持术肢髋关节伸直,健侧下肢自由伸曲,减轻疲劳和腰背痛。具体需要听从医生意见,休息为主。
在术后,相关头部症状需重视,比如出现的头痛、肢体障碍、恶心呕吐等。对于破裂动脉瘤,其出血多位于蛛网膜下腔,表现出的头痛、头晕不适会随着出血的吸收而逐渐好转;头痛加重和肢体活动障碍可能提示有其它情况,一定要及时告知医生,无论何种情况,均应密切关注相关头部症状,及时发现,早期处理。
患者若出现穿刺部位疼痛,下肢疼痛、肢体麻木、皮温低等症状,切记及时告知医务人员,一旦出现再出血、脑血管痉挛、动脉瘤破裂、穿刺点皮下血肿、脑缺血、股动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,及时报告医生,积极采取措施。
一、动脉瘤再破裂
动脉瘤再破裂,是因血压急剧波动、术中器械刺激、术后抗凝治疗凝血机制改变引起的血管内栓塞术的严重并发症。瘤体的破裂与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。病人可突然出现精神紧张、剧烈头痛、甚至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、小便失禁等症状。
二、脑血管痉挛
脑血管痉挛是常见的一种现象。若病人出现过性神经功能障碍,如头痛、血压下降、短暂的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,都有可能是脑血管痉挛所致。
三、穿刺部位血肿
穿刺部位血肿多发于术后六小时内,发生原因主要包括动脉血管弹性差、术中肝素过量或凝血机制障碍、术后穿刺侧肢活动频繁、局部压迫力度不同等。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、瘀紫。
下一条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