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眼睛、高鼻梁、双眼皮…在孩子身上,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。但除了长相外,一些疾病也会遗传给下一代,比如近视。
在聊到近视的时候,大家是不是都听过这些熟悉的台词:「你爸妈是不是也近视?」,「我是因为遗传才得了近视」…
到后来,逐渐演变成:「为了下一代,千万不能找戴眼镜的对象了」…
好家伙,这都开始「内卷」了?
但是近视,真的主要就是因为遗传吗?对我们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?
今天就让我们来找找看近视遗传的真相。
近视分为「单纯性近视」和「病理性近视」,两种近视概率完全不同。
「单纯性近视」又叫做「后天性近视」,一般由于后天不良的用眼习惯造成,这种近视遗传概率很小,用适当镜片即可将视力矫正至正常;
「病理性近视」是指近视度数高,还伴有明显眼底变性及其他并发症的近视,与遗传关系较大,主要为单基因遗传。也就是说,在多种诱发基因里,只要其中一种基因被遗传下来,都会引起病理性近视。
除了和遗传有关,近视的父母更有可能给孩子制造出容易近视的环境,比如较长的读书学习的时间,户外玩耍的机会相对少,脱了眼镜习惯眯着眼睛看东西等等;这些都会让孩子变成近视眼,或使近视加深。
如今因为电子产品的介入、孩子不良的用眼习惯等等因素,单纯性近视(后天性近视)引起的近视问题越发普遍。
特别是80后、90后这两代人,很多家长的视力都正常,唯独是孩子近视。这有很大可能是孩子在后天环境中不良用眼导致的。
(图片来源:站酷海洛)
后天性近视,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。和病理性近视不同,后天性近视的遗传方式属于多基因遗传,在诱发基因相互叠加时起到遗传影响。
有相关研究已证实,在有遗传因素的前提下,日常生活中例如「近距离频繁用眼」这样的后天环境因素,会激活遗传因素而发生近视;但不能放松警惕的是,没有遗传因素,环境因素也可以直接导致近视的发生。
遗传因素没法改变,关注环境因素就是预防近视的关键了。
• 注意用眼习惯,不让眼睛过度劳累
• 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
花足够长的时间待在户外,就能有效预防近视,无论在户外时你是不是在运动。
•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,定期检测儿童眼轴
眼睛变化的细节,尽在掌握中,一旦有异常,眼科医生可根据研究结果快速客观精准判断儿童屈光发育水平,判断远视储备、近视风险,给家长拉响警报,及早采取措施预防干预,而不是像以前那样,发现眼睛看不清再进行补救性的治疗。
如果已经近视了,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能够应对近视的有三种方法:第一是「框架眼镜」,第二是配戴「OK镜」,第三是滴「低浓度的阿托品」。
框架眼镜可以让近视的孩子戴镜后看得清楚,但是并不能有效控制近视。后面两种都有控制近视的作用,但是低浓度阿托品也有一定副作用。如果孩子眼睛情况良好,能够依从医嘱配戴,家庭经济情况也允许,OK镜应该算是最佳选择了。
OK镜是角膜塑形镜Othokeratology的俗称,是隐形眼镜的一种,也是国际上公认控制、延缓近视发展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;
OK镜的配戴适用于8岁以上,近视600度以下的孩子;
OK镜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,必须有具备医师资格的专业人员指导使用;
OK镜并不是越贵的就越好,而是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。
如有疑问可咨询眼科客服
18668018782
<专家简介>
李孟琼 副主任医师、眼科主任、医学硕士
医学硕士,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,师从知名屈光手术专家王勤美教授;曾于大学附属三甲眼科医院一线临床工作10余年,是国内较早开展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及三焦点手术的医生之一,取得ALCON高阶白内障超声乳化培训证书,参与多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市级课题研究,在国家级和省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,国家级发明专利1项。
擅长:青少年近视防控、成人屈光不正、老花、干眼症、青光眼、眼底病等眼部疾病的诊治;高度近视ICL手术,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,各类高端屈光人工晶体植入的术前设计与评估。
杭州未来科技城医院简介
杭州未来科技城医院是一家聚焦眼科、耳鼻咽喉科、口腔科、医疗美容科和康复医学科等特色学科的非营利性综合医院,杭州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。与浙江大学共筑“浙江大学—杭州五官未来医学联合研究中心”,与杭州市第一医院共建“耳鼻咽喉科医学中心”,致力打造一家安全、舒适、超值的五官医学典范式医院。
医院地处杭州未来科技城核心区块(文一西路1333号),2020年8月开业,首期开放床位100张。现有医务专技人员150余名,包括中、高级职称30余人,柔性引进50名以上省内知名专家提供同城同质化服务。